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大道之妙,全在凝神处,全在顺其自然,否则就会走火入魔。
回光的关键在于调息,因为在炼回光功时,最容易犯昏沉和散乱的毛病,而克服这两种毛病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调息。初炼此法的人,开始静坐时,虽然一心想放下杂念妄念,可是刚垂下眼帘,各种妄念就纷纭而来,心神外驰难以驾驭,这时调息就是一种克服妄念、系住心意的好方法。因为“息”与“心”有密切的关系,息是从心所生的,“息”字从“自”从“心”的,“自”就是“鼻”,心一动就有气,气从鼻出就是息,因此调息就可以克服心气浮动。
调息法分为两种,一种是数息法,一种是听息法。数息法就是静坐时,心中默默数着呼吸的次数,如果忘了呼吸的次数。就说明心念外驰了,这时需要重新提起精神,默数呼吸。听息法表面上看是让耳朵听自己的呼吸,实际上是使呼吸微微出入,不让耳朵听到呼吸的声音。如果听到呼吸的声音,那就说明心念外驰了,所以听息实际上是听心。无论是数息还是听息,都是使心神不外驰、不散乱的方法。我的调息主要采用后者。调息还有其它五官要求,如眼帘下垂(以看到鼻尖为度)、口唇闭拢、牙关咬紧、舌舐上腭,否则也是心神外驰的表现。五官皆听命于心,反之,五官的调整也可收敛心神。如此修炼,不但可以治心神散乱之病,而且也可以治心神昏沉之病。
所谓听息并不是用耳朵去听呼吸的声音,而是要用心去觉察、去体悟。因为心无形,不能觉察是粗是细,但由心所化生的气息,却是虽无质而尚有迹,可以去体悟觉察。一旦发现迹粗就要使心清静,心清静则迹就细微,息也就自然细微了。所以古人有“调息不若调心”的妙用。“觉”是性的精髓,“迹”是命的表现,兼顾了“觉”和“迹”,也就兼顾了性和命,这也是性命双修的方法之一。由此可见,调息只是一种手段,静心才是目的。
修炼“回光”功法之后,会有很多效验。归结起来不外乎三种,分别出现在炼功的三个阶段:第一是初入静时,第二是中度入静时,第三是深度入静时。这三个阶段分别会出现三种景象:第一是金华乍吐,第二是金华正放,第三是金华大凝。按照佛家的说法,第一阶段出现落日、大水、七重宝树;第二阶段出现大地为冰、琉璃宝地;第三阶段出现金性佛陀。从个人体验来说,第一阶段,人声入耳就像深山大谷中的回声,并非听不见,但又非刻意听见。此时气息绵绵,无间无断,神情愉悦,如醉如浴,遍体阳和。这是因为神火入于肾水,水火二气凝集,窍内水中火发,命机自动,这就是「金华乍吐」。第二阶段,睁眼看自己的身体却无法看见,就像在一片白云当中。此时万籁俱寂,皓月中天,大地光明,心体开明。这是因为神凝炁穴(在心下三寸六分之下),气住神停,丹田暖气融和,其气由下元渐渐上腾,这就是“金华正放”。第三阶段,身体软如棉、温如玉,甚至腾腾上浮升空,此时可以凭借真炁化腐朽为神奇,起黄金屋、建白玉台,这是因为神气氤氲,神归顶天,真种当产,这就是“金华大凝”。
以上三个阶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从调息工夫入手,务须放下身心,使身心两忘。入静时,要意不外驰,真炁自住,神火入水,二气凝集,炁住神在,神凝炁穴,这是入静的原则。只有这样进行修炼,坚持不懈,才能逐步实现这三个阶段的效验。
此外,还有一个“回光”修炼的时间问题。一般人都认为功法修炼是要花费大量时间的,会影响甚至会荒废自己的正业。而吕祖认为,要在“不要废弃正业”的前提下“随时随地随事”地修炼,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用正念行事,实际上就是在炼功。就是在做“回光”的工夫!这种修炼不执着于一丝一毫的人相、我相,也不会有一时一刻的间断,因此这才是最高明的,所以是吕洞宾最为提倡的。
这样一来,不仅妥善处理了修炼功法与日常生活的矛盾,而且也使“回光”修炼真正地上了一个层次。这样炼功的人,才是常人,而不会被视为神神怪怪的人。当今社会那些刻意炼功、刻意做出各种“法相”的人,往往并不是功夫高的人。
作为“太乙金华宗旨”的核心,“回光”功法总原则是“无为而为”,总要求是“心空”,炼养的关键是“中”,炼养的目的是产生大药“水中金”,炼养的枢机全在于“天心”。如果用《周易》八卦来解释,金丹功法就是“取坎填离以复乾坤”。回光内照就是要使坎卦中间的阳爻就向上升腾,与离卦外面的阳爻相遇,同类者必然相亲,两者相遇,就交结不散、氤氲活动、忽来忽往、忽浮忽沉。离卦不随外物而生心念,停止中间阴气的主宰,在光华的照射下,变成纯阳的乾卦。这时自己居于元宫之中,犹如在无边无际的太空,全身轻妙无比,飘飘然好像要飞升,又觉得来往无踪、浮沉无迹,脉停了、气也停了,这才是真正的“坎离交媾”。
“回光”的“光”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即开始时“光”是散的,第二层“光”是收敛的,第三层“光”可以自然而然地优游自如,进入寂然大定的状态。这三个层面分别是金丹修炼三关功法——“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的体现。上一关功法要在调身调心、心神安和、放下一切尘缘的前提下,两眼垂帘,发动位于两眼中央的“天心”,用天心──天目之光内照坎宫(丹田),光华所到之处,真阳就会出来呼应。这部功法的关键在于“天心”发动的时机。如果天心还处在静止之时,真意过早发动,丹药就失之太嫩;如果天心已经在动,真意在后面才动,丹药就失之太老。只有在天心刚动之时,立刻将真意上升到乾宫(头顶),两眼的神光也注视顶部以作为引导,这种动才是恰到时机。如果真意已经上升到乾宫,忽然天心运动似乎要停止,这时应当赶快用真意引导它下降到中黄(中丹田)部位,并且眼光要内视黄庭神室。直到内视的眼光已经忘记内视的时候,才是凝神入气穴、众妙归根元的时刻。”
我静静地听他如此长篇大论地讲了一通,亏得先前他给我看了《太乙金华宗旨》的,我还真一听就明白了。以前我认为就是个“内视”功法而已,现在觉得需加上“龟息”二字。其实质就是要尽量做到龟息静心内视嘛!至于随时随地地运行这一功法,则类似于练太极拳时要做到“虚云顶静”或如胡玲珑点醒我练八仙剑时也灌注内力运转于其中一样。不过它是指随时要保持心静神宁而不躁作而已!从这点上说,倒也可见其脱胎于《道德经》“静为躁君”之说,不过实践于自我修炼上来了而已。
我把这点心得简要地与清风说了,清风惊疑有加地看着我问道:“你如此就吃透了?是不是练过?”
见我摇了摇头,他则大喜地说道:“就这么的!你好好练!我看你多久能达“炼精化炁”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