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
天下第一军阀朱温对淮南这块肥沃之地一直恋恋不忘,在扫平中原后,朱温终于腾出手来将目标对准了淮南。杨行密经过多年征战,好不容易在淮南有了立足之地,绝不可能让朱温染指,因此杨行密积极进行军事部署,准备抵挡朱温的进犯。不过杨行密实力上与朱温有着不小差距,经过慎重思虑,杨行密决定将御敌重点放在寿州。
杨行密做出这样的部署主要有两个考虑。第一,寿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的淝水之战就发生在此处。寿州北扼淮河,南俯淮南平原,寿州城墙高大坚实,四门还有内外云梯与城堡连接,城墙没有空子可钻,如外敌进攻只能采取正面的力攻,因此寿州的防御能力极强,属于易守难攻。第二,此前大将朱延寿率部经过殊死搏杀才拿下寿州,他们现在士气正高涨,而且朱延寿手下兵士战斗力极强,是对付朱温的一把利剑。因此守住寿州是这场战争的关键,寿州保住了后方就安全了。
那段时间徐知诰经常看见徐温脸上带着忧愁,显得比较累,不时从他嘴里听到皇帝、朱温、朱延寿等人名,还听到寿州、广陵等地名。徐知诰不敢多问,所以每次徐温刚到家后他就马上端上一杯茶,徐温品着茶看着徐知诰问道:
“诰儿,你害怕打仗吗?”
“怕,爹娘就是因为打仗才死的。”徐知诰说完,徐温心里一酸,觉得勾起他的苦楚了。
“可是,如果现在有强盗来家里抢东西怎么办呢?”徐温问。
“那孩儿拼命也要把他们撵走。”徐知诰干脆地答道。
“嗯,对,现在就有个叫朱温的要来淮南抢东西,我们也要把他撵走。”
二
乾宁四年(公元897年)九月,朱温正式发兵淮南。朱温共派出两路人马,由他的心腹大将庞师古率主力部队驻扎于清口(今淮阴),准备过淮水后直逼广陵。另一路由大将葛从周率一万驻扎于安丰(今寿县)作为庞师古的策应,而朱温作为总指挥坐镇后方。从朱温的兵力部署和进攻路径看,朱温是想一撮而就,通过此战一次性解决杨行密,进而占领整个淮南。
朱温大军来势汹汹,让杨行密倍感压力。但历史总是不甘心太平淡,总会在重大事件上演绎出一番波澜,好像唯有如此才能更体现出历史的丰富意义与价值一样,此时用“天助我也”来形容杨行密再恰当不过了。由于长期在中原及北方打仗,朱温的兵士以北方人居多,缺乏在江淮水域地区作战的经验,因此朱温在水军调遣与运用方面不如杨行密有经验。而且杨行密在沿途不断地进行袭扰,导致庞师古和葛从周两路大军行动非常迟缓,也让北方士兵吃尽了苦头,朱温幻想给杨行密雷霆一击的战略彻底破灭。杨行密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有利时机集结部队,准备对前方进行增援。杨行密原本想增援寿州,与朱延寿汇合攻击葛从周部,再回头对付庞师古部。但行军副使李承嗣却不这么看,他告诉杨行密:“朱延寿所部战斗力很强,又依托寿州要塞,以葛从周的兵力是吃不掉他的;而庞师古军有七万之众,一旦清口失守,庞师古就可以一口气冲到广陵城下,那淮南大势就去了。如果增兵清口方向,只要击垮了庞师古,那么葛从周就会不战自溃。”这个计划虽然有点冒险,但却是釜底抽薪,一旦成功对朱温的打击是巨大的,杨行密在权衡利弊之后,虚心接受了他的建议。
十一月,杨行密亲率三万人增援清口,至此,杨行密与庞师古隔河对峙。由于天气渐冷,加上兵力上占优,庞师古信心满满,放松了对杨行密的情报侦察。但杨行密正好相反,时刻紧盯对岸,加强情报收集工作,希望能找到庞师古的破绽。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侦察,杨行密发现了一个有利条件,庞师古大军驻扎的地方地势较低,在靠近江河的地方作战,这是兵家大忌。于是杨行密与徐温、张颢、李承嗣等商议,决定水攻庞师古。水攻,这个在历史上多次被兵家运用的经典战术,再一次展现了它的光芒。
杨行密派人悄悄在上游筑堤以拦截河水便于水攻。对岸这么明显的一个行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