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差剑,更是锋锷犀利,千年不朽。
公元前585年,勾吴第十九世孙寿梦继吴候位。
寿梦,和中原诸侯一样,姬姓,名寿梦,字熟姑。他继位时的吴国,已经过500多年的稳定发展,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但这股力量同中原国家相比,也可以忽视。
寿梦名字里带“梦”,所以他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同时也是一位积极进取的君王,他继位之前就对楚国十分向往,看到楚国也从一蛮夷小国变成天下霸主,不禁心痒难耐,整天琢磨着如何将吴国变得强大,然后也北上中原跃跃欲试霸主之位。
于是他继位后首先干的一件事,就是效仿楚国,开始称王,于是历史书上又多了一个王——吴王,相对楚国的全盘中原化来说,寿梦称王后还是保留了自己的特色,比如没有谥号。
当时消息闭塞,闭塞到当时中原一带的诸侯都不知道还有一个吴国的存在,也没人前来祝贺,所以寿梦称王以后就开始组团拜访其他国家,告诉他们现在还有一个王,叫做吴王,以后聚会的时候别忘记通知聚餐。
旅行团拜访的第一个国家便是楚国。楚国同吴国边境相交,几百年来相安无事,寿梦一行的造访也引起楚国的高度重视,受到楚共王的亲自接见。
在会谈中,双方回顾了五百年来的合作历程,对长久以来的和平稳定给予了高度肯定,两国对各自的文化、经济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并兴致高昂的观看了楚王室宫廷乐队的礼乐表演,寿梦一行对此赞不绝口。
几个月后,楚共王向寿梦表示郑国的郑悼公刚去世,晋国也刚刚迁都新绛(今侯马),趁此机会准备去给郑国新国君一个下马威,以便今后顺利的开展工作。
听楚共王这么一说,寿梦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已在楚国停留多日,再打扰下去也不好意思,于是收拾行装向楚共王请辞,准备将楚国先进文化带回吴国吸收发扬。
为了加强同吴国的友好,楚共王强烈建议寿梦去周都洛邑朝见刚刚登基的周简王,加深下感情。楚共王本是好心,但是他却没有想到他的这一提议,却给楚国带来的深远影响。
吴国与周王朝虽然是同宗,但数百年来各自为政,彼此很少来往,寿梦觉得楚共王的提议很好,于是北上朝见周简王。
吴、周本是姬姓一脉,按辈分来说,寿梦还是周简王的同宗庙的六世祖,寿梦在洛邑的认祖归宗,让周简王大喜,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以天子的名义承认他为吴王。
周定王在位时,周天子权威已经荡然无存,周简王继位后继续荡然无存,其本人过得比周定王还闲,与寿梦想象中的天子形象大相庭径,待了几天也觉得周天子沉闷无趣,刚登基连诸侯也不来问候一声,萌生了去其他中原国家走一走、看一看的想法。
在周定王的推荐下,第一站便是楚国的死对头——晋国。
在晋国访问期间,寿梦遇到他此生最重要的一个人——申公巫臣。
此时的申公巫臣正苦于报复楚国无门,寿梦的来访,无疑给了他一个绝佳的机会——寿梦称王时,吴国已经据有江苏、浙江杭嘉湖平原及安徽江南地区,并拥有步兵及水军三万余人。
看到中原诸国地广兵精、文明先进,寿梦感觉自己的称霸梦更加遥远,虽然江南富饶,有强大的水军,有坚固的战船,但是有一个关键问题——没战车,寿梦深深的感受到乘船是不可能去中原争霸的。
然而这些问题对于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申公巫臣来说,似乎不成问题,关键是看寿梦胆子有多大,敢不敢同中原诸侯一决高下。
事实证明,对于寿梦来说,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不敢干的,怎么干才是最重要的,战略大方向一定要正确,否则就会一直错下去。
申公巫臣的拜访,让寿梦很是欣喜,他早就听说申公巫臣这号人物,虽然做的事情有点不光彩,但其人对于晋国和楚国的了解无出其右,当即同申公巫臣亲切攀谈起来,有意无意的向其透露自己有称霸的梦想。
申公巫臣见寿梦扯东扯西,就是不扯到正题上,心中一急,脱口而出:“吴王当伐楚。”
寿梦表情一愣,没想到申公巫臣竟然如此的怀恨楚国,便用期盼的眼神盯着申公巫臣,看他接下来怎么说。
申公巫臣继续说道:“吴、晋二国都是周太王的后代,兄弟两国唇齿相依,休戚与共,应该联合起来共同抗楚。”
申公巫臣已经摊牌,寿梦也不藏着掖着,把自己有意称霸的想法和困境和盘托出,但称霸第一步就拿当今霸主试刀,估计有点不自量力。
面对寿梦的退怯之意,申公巫臣一针见血的指出,楚国貌似强大,其内部却十分脆弱,令尹子重和司马子反二人位高权重、以势欺人、滥杀无辜,十分不得人心,他们兄弟间也貌合神离,经常为一己私利而发生争执。
在外交方面也是采取武力胁迫的方式使周边的国家臣服,军队年年征战,郑国首当其害,还把继位不满两年的郑悼公耗死了,如果不是晋国屡屡相救,估计郑国损失大了。
他还指出楚军在军事上的劣势——士兵厌战情绪高涨,毫无斗志,如果吴国自己能训练出一支车军,依靠强大的水军优势,打败楚国也不是不可能的。
申公巫臣分析面面俱到,句句切中要害,让寿梦茅塞顿开,并就有关事项进行了深入交谈,同时表示训练车军一事绝非一朝一夕之力,必须要从长计议。申公巫臣鬼魅一笑:“到时候我送吴王一份大礼。”
吴王寿梦二年(公元前584年)春天,寿梦旅行团回国,随即派兵攻打郯国(今山东郯城),郯国与吴国讲和。
郯国是一小国,当时属于鲁国的附庸国,吴国攻打郯国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麻痹楚国,让楚国误认吴国还是自己的友好邻邦,同时吴国也凭此一战向中原宣告吴国崛起。
同年秋,申公巫臣请求出使吴国,晋景公允许,并同意申公巫臣带领三十辆战车到吴国,专门讲解陆战战法,教授驾驭车马,为吴国培训车战队伍。
吴军悟性极高,不出几个月,将士便顺利的掌握了多项陆地的车战、步战战法,军事力量逐渐巩固强大,不知不觉成为了当时一个后起的强国。
吴王在重用申公巫臣的时候,还重用了他的儿子屈狐庸。屈狐庸通晓东方各夷族的语言,便以美言重币,劝说群舒、诸越、诸夷等国,晓以利害,使之叛楚服吴,这样一来,不少小国都逐渐归附于吴国,吴国的势力范围又扩大了不少。
而此时的楚国,又在令尹子重的指挥下伐郑,丝毫没感觉到东方悄然而至的威胁,如果要在这个威胁加上一个期限的话,那便是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