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选秀必经之路冠军
    既然老师说话难听,姜军也不跟他客气:“学无先后,达者为先。
    我虽然即将走篮球这条路,但我到哪儿都不会丢中国人的脸。”
    于文文一贯认为自己怀才不遇,从英国留学回来之后,本以为凭着自己的才华,找个轻松又高薪的工作一点都没有问题。
    不料到处在北京上海的一些大公司和事业单位转了很久,却无人问津。
    考察人员给的结论大同小异:高分低能、眼高手低。
    后来只好靠父亲出面,找了某个省教育厅的领导帮忙,才来到宁都大学历史系做了一个讲师。
    而当了讲师后,他又认为自己应该破格拔,至少应该在职称上破格晋升副教授。
    没想到两年过去了,还是个小小的讲师。
    宁都大学作为全国首批211工程排名前十的高校,端的是人才济济,来到这里的教师都很有两把刷子,在职称晋升方面竞争也很激烈,研究课题、专业论文、业务能力、师生风评等方面都是硬杠杠,都有严格的打分标准。
    而于海归在硬件上乏善可陈,当然职称无法晋升。
    要想破格,不得到行业领先的大奖,或者没有全国轰动的大荣誉,更是想都想。
    在平时于海归就是牢骚满腹,怪话连篇。
    如今看一个乳臭未干的学生竟然跟自己顶嘴,而且说话很不中听,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
    “请你意素质!
    你就这样跟老师说话?”
    于海归阴沉着脸道。
    “有不同意见难道就不能辩论了?你凭什么用洋鬼子的书,来污蔑义和团?那日本人修改教科书,把侵略中国说成是进入中国,你是不是还要相信日本人是对的?”
    姜军理直气壮道。
    “那叫污蔑?要不是义和团这帮泥腿子抵制洋货,中国也不至于那么落后!”
    于文文怒道。
    “没有义和团,中国可能早就亡国了!”
    姜军据理力争。
    有几个学生唯恐天下不乱,高声喊道:“好!”
    “对!”
    “怎么中国学生都是这种素质,早知道当时我就留在国外了!”
    于海归气急败坏道。
    这句脑残的话无疑犯了众怒。
    “像您这样留在国外就好了,捧洋人的臭脚,洋人肯定会喜欢!”
    姜军很是恼火,这厮不说义和团的坏话就罢了,既然在这里蔑视义和团,还振振有词,那就不能对他客气了!
    “对,这种人在战争时期肯定是汉!”
    “我最恨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