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夺之,故臣以为,秦军当全力往东,亡赵后当速亡齐。”
“亡齐?”赵政心中有拒绝之意,齐国对秦国素来恭顺,这一次又临阵诈败,使得荆人痛失良将,他心里是想把齐国放到最后迫降的。
“然。”卫缭知道赵政心理,其实他也想最后扫平毫无战斗力的齐国,历史上便是如此,但眼下一切都不同了。“荆人强也,然荆人再强,亦不过四、五百万之众,七年方有三年之积。且魏之积粟运之于楚,齐之衣履渔货运之于楚。
我若伐魏亡齐,荆人无魏地之粟,无齐地之衣,积粟难也。粟者,战之本。荆人无魏齐之助必难以积粟,尚若再行春攻秋守,荆必亡也。”
卫缭娓娓说道。优秀的将卒,在战国末期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国家的整体实力,而国家整体实力的具体体现就是食之不尽的粟米、用之不尽的兵甲。唯有粟米、兵甲充足的国家才能动员更多的士卒,坚持更长的时间。
长平之战,赵国粮食尚能维系,但赵王惧怕日久月累的对峙,故而增兵二十万,希望赵括出击获胜,挟胜与秦国议和。如果赵国积粟多于秦国,不怕长期对峙,根本犯不着出击,也就不可能被白起断了后路。现实却是秦国牛耕水运赵国不及,只能出击。
长平之战如此,后来王剪灭楚之战同样如此。只据有东地的楚国军队人数不可能超过三十万,然而六十万秦军竟然‘坚壁而守之,不肯战。’无聊的秦军士卒只能玩‘投石超距’一类的游戏,等楚军粮尽退兵,王翦立即‘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
战争需要成本,不断消灭楚国的盟友,蚕食楚国的城邑,使得楚国无法从外界获得物资补给;同时从汉中到关中、从关中到中原、从中原到齐鲁,在长达三千多里的土地上与楚国不断交战和对峙——秦军是胜是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战争或者对峙有没有消耗楚国的积粟?有没有折损楚国的士卒?有没有阻碍楚国的耕种?
只要楚国的积粟消耗了、士卒折损了、耕种阻碍了,那数年后秦军必将获得战争的胜利。卫缭执意灭齐的原因在于:上一次三年伐楚时,正是齐国运入粟米使楚国得以支撑下来。不灭齐国,狡猾重利的齐人定会源源不断的支持楚国,以求秦楚相争,渔翁得利。
如何灭楚卫缭在那一日对赵政详细说过了,但具体怎么做,他今日也做了全面的交代。实际上这和后世英美采取间接战略绞杀苏联同一个套路。
东方某大国不过打了一场乒乓球,就正式钉上了老大哥最后一块棺材板,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鲸海,长达一万多公里的封锁线就此成形。既然身入棺材,死亡那就是一个时间问题,仅仅过了十多年,老大哥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灭齐,也是要给楚国钉上最后一块棺材板,然后用战争、对峙进行经年累月的消耗,卫缭相信,不需五年,荆国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