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八十六章围攻
“苍龙”号遭到二十四架战机围攻,而且带队的是李向龙,结果可想而知。
五分钟不到,“苍龙”号就被四枚炸弹与三条鱼雷击中,是到此为止,遭到攻击最多的航母。
首先击中“苍龙”号的正是李向龙投下的那枚炸弹。
虽然在战后,李向龙提出,这是一个集体战果,即无法确定到底是哪一架“雪雕”投下的炸弹击中了“苍龙”号,因此不能算成他的个人战果,但是中国海军仍然把这个战果记在了他的名下,因为这是李向龙最后一次驾驶战机参与战斗。在他返回“秦始皇”号之后,冯承乾就下了命令,禁止他再次架机参战。
第一枚炸弹的命中点在“苍龙”号的舰岛左侧,直接穿透了飞行甲板与机库甲板,在士兵居住舱内爆炸,并且引发了大火。只是这枚炸弹除了把飞行甲板打开了一个直径约十米的大窟窿之外,并没有造成更大的破坏,主要是爆炸点离油库、弹药库都太远了,附近没有易燃易爆物品。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枚炸弹的威力有点过。
要知道,五百公斤级航空穿甲弹在设计的时候是用来对付主力舰的,只是在后期才考虑到对付航母。
显然,对付战列舰与对付航母的炸弹有着明显区别。
最大的不同就是,航母的水平装甲薄弱得多,甚至没有水平装甲,而战列舰都有较为厚实的水平装甲。
当时,弹药厂的工程师想出了一个较为简便的方法,即为炸弹配备两种引信,对付战列舰时使用延迟五百毫秒的引信,而对付航母时使用延迟一百毫秒的引信。为了简化生产与降低成本,后来又把这两种引信整合到了一起,并且通过一个用螺丝刀扭动的转向开关,由勤务人员在装机前锁定。
可以说,这是非常先进的设计理念。
问题是,这也产生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即航空勤务人员在为炸弹设置引信的工作模式时,往往犯低级错误。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击中“苍龙”号的那枚炸弹的引信就设置错误了。
如果延迟一百毫秒爆炸,炸弹肯定会在机库内起爆,而不会在穿透了有装甲加固的机库甲板后再起爆。如果炸弹在机库内起爆,结果将截然不同。别忘了,“苍龙”号在此之前也在为攻击中国舰队做准备,同样把大批装满了燃油、挂好了弹药的战机放在飞行甲板上,直到战斗打响,“苍龙”号上的航空勤务人员才忙不跌的把这些战机送回机库,并且放出油箱里的燃油,取下挂在好的弹药。问题是,在一个小时之内,根本不可能做完所有事情,而优先处理的肯定是放出燃油。结果就是,当时“苍龙”号的机库内有很多取下来、但是没有来得及送会弹药库的鱼雷与炸弹。
可以说,如果这枚炸弹在机库内爆炸,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大概一分钟后,“苍龙”号挨了第二枚炸弹。
这枚炸弹的命中点与第一枚炸弹非常接近,就在舰岛上。这也可以理解,俯冲轰炸机在投弹的时候,飞行员会无意识的瞄准极为醒目的舰岛,只有像李向龙这种优秀的飞行员才会瞄准飞行甲板的中点。
因为在舰岛上爆炸,所以这枚炸弹没有对航母造成多大损伤,却一下炸死了包括舰长在内的上百名官兵。
这下,“苍龙”号上乱成一团了。
过了大约半分钟,“苍龙”号遭到了最沉重的打击,也就是来自水下的攻击。
第一条鱼雷的命中点在“苍龙”号右舷离舰首大约三分之一个舰长处,爆炸点离水面大约四米。前面已经提到,当时还没有磁感应近炸引信,鱼雷采用的是碰炸引信,定深都低于目标战舰的吃水深度。因为设定鱼雷的航行深度得在起飞前完成,而鱼雷不一定会用来攻击航母等大型战舰,也有可能用来攻击巡洋舰等战舰,所以定深一般比轻巡洋舰的最大吃水深度少零点五米到一米。也正是如此,中国海军在这场战斗中,所有航空鱼雷的定深都设为四米。
可以说,鱼雷对战舰的威胁要比炸弹大得多。
主要就是,鱼雷直接攻击战舰的水下部位,只要命中就能造成大范围进水,甚至能导致舰体断裂。
按照日本海军的理论,一条鱼雷顶得上三枚炸弹。
事实上,鱼雷的威力并没有这么大,特别是航空鱼雷。
原因很简单,航空鱼雷本身就偏小,战雷头的重量更小。当时,中国海军装备的七百五十公斤级航空鱼雷的战雷头重量只有一百五十公斤,装药量不到七十公斤,而五百公斤级航空炸弹的装药量在一百公斤以上。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