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09小说网 www.09xs.net,最快更新私奔的青春最新章节!

    李经纬他们一伙结伴到饭堂吃饭,从这一天起,李经纬爱上了炸鸡腿切片淋姜葱蒜蓉,外加一瓶冰冻可口可乐,这是当时化悲痛为食量的一种赌气行为,慢慢地却成为了一种惯性思维。

    太阳东升西沉,时光荏苒,日月穿梭,转眼入秋,校道两旁昔日郁郁葱葱的树木开始披金泛黄。酷暑渐渐销声匿迹,北风渐起,气温转凉,短袖回笼,长袖出箱,秋衣纷披。天凉偶尔加剧,外套已然加身,个别俊朗的男生出现了长衫短裤的另类搭配,个别时髦的女生开始秀起了花样繁多的三截腿。

    十一月初,李经纬荣获的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已经发放到位。十一月中旬,李经纬、黄梓绮、严顺舟、黄雨燕和谭惠龄成为班上第二批推优入党积极分子,这五个人参加了名师大为期一个星期的党校培训,在党校培训结束后顺利拿到了名师大党校培训结业证书。

    十二月初的黄国安深陷脚踏两只船的三角恋之中而患上了严重的选择困难综合症,那两名女生都是黄国安高中同学,现读广中医。但是他觉得他真正喜欢的是班上的杨文霞,从旁人的口中也得知杨文霞也挺喜欢黄国安,因为杨文霞也是周杰伦的忠实粉丝,遗憾的是两人都是倔脾气,性格上的硬碰硬使得彼此觉得不合适,因此双方的爱都是藏在心口难开,谁也没有开口向对方表明心迹。

    班上不少女生开始为个人的第一次英语四级考试而做最后的冲刺准备,大冷天的清晨,很多女生已经站在图书馆前的空地上,或是坐在操场旁边的石凳上,反复地背诵和誊写着四级核心词汇。

    《散文写作》课祁芳华老师于月中要求大家上交本课程的最后一次课外作业。李香月课前催促大家上交作文本时,杨媚莹和李暖怡两人协助收取作文本,一人负责一边,她们从教室前面一直往教室后面收,如同割韭菜一样,一次性挨个收齐了直接放到李香月的桌面上。

    谭惠龄饶有兴致地拿起了七八本,如同春蚕嚼桑叶一般,如饥似渴地啃了起来。

    第一篇是钟秀雯的,题目为《知音难觅》。

    阳光依旧灿烂,岁月依旧没有改变,只是俞伯牙已不复鼓琴。说起俞伯牙,并不是没有原由,那是我看了《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一章节的缘故。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个故事,可以说是稍微有点文化常识的人都是知道的。但是,这里所说的知,它的程度往往只是限于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或是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存在,而其中的细节恐怕就有所不知了。因此,这种知,也只能唤做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或是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我,很多时候,对于事物情理,也是只知“皮毛”,而不知其“内脏”。然而,自己却陶醉于这种一知半解的状况而不自知,因而也无从深究,有时更是不屑一顾。因为觉得自己既已知晓,又何必再劳神伤身去深耕细挖,于是便对似曾相识的事物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一种漠视的态度。别人说,因为熟悉,所以容易忽略。事实正是如此,一旦自己被自己的错觉蒙骗了,那么自己对许多原本以为熟悉的事情都将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可是实际上自己并没有怎么真正的熟悉它们。

    以前,由于道听途说,“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呈现在我的脑子里的轮廓,它只是一种若隐若现的模糊状态。因此,当后来我再次与它相遇时,我竟将它作为一个似曾相知的陌生人来对待,以致对它不理不睬。

    直到今天,因为要完成《散文写作》课外作业。今天下午我到图书馆去转悠的时候,无意之中翻了一下《警世通言》这本小说。当我看到“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一卷时,才发现以往的自己对它的认识简直就是肤浅,因为当时我的脑子里只依稀记得四个名词而已,它们分别是俞伯牙、钟子期、摔琴和谢知音。而对于他们究竟是两个什么样的人,分居何处,在什么地方相遇,又具体谈了些什么,后来俞伯牙为什么要摔琴,后人又为何唤他们为知音?

    凡此种种疑惑,因以往都是只知皮毛,因此也无从提出像今天这样有见地的问题来。所幸今天看了《警世通言》中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一卷,了解了故事的具体梗概,也明白了俞伯牙与钟子期相交至深的原因。至此,才能欣然提出诸多问题,同时能够对这些问题作出明确的解答。

    其实,还有一个事关全局的问题,那就是钟子期的死到底是因为什么?毕竟,以前我所知道的只是俞伯牙在钟子期死后终不复鼓琴。但是,我却不晓得钟子期是怎么死的?直到今天亲自阅读“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后,才明白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当初俞钟二人分别时,俞伯牙曾赠钟子期二笏金,令人想不到的是,钟子期把俞兄赠给他的这二笏金全部用来购书。白天他依旧进山砍柴,晚上则伴灯夜读。如此日久,不料其心力交瘁,染成恶疾,如此数月之间,便亡故了。伯牙闻言,五内崩裂,泪如泉涌,大叫一声,一时昏倒在地。

    事已至此,暂且不论其它,先论古人读书。古人读书,常多艰辛,且奋不顾身。先有“孙敬悬梁”“苏秦刺股”,而后有匡衡“凿壁偷光”,次后是“车胤囊萤”“孙康映雪”。如此事例,不胜枚举。其中无不充满艰苦二字,然当其学有所成,都能成就一番丰功伟业,封官晋爵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孙敬,后为儒学大家;苏秦,后为着名的“合纵”家;匡衡,后官至西汉丞相,是着名经学大师;车胤,后官迁吏部尚书;孙康,后官至御史大夫。

    由此可见,封建时代勤学苦读若有所成,无一不是官印加身呀!学成,即使没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