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保业七年,安乐郡主射金人首领完颜安巴骨于二里之外。翌日,安乐郡主斩完颜安巴骨之子完颜兀骨打于马下。
据闻郡主每每踏琴声而来,于千军万马中如入无人之境。金人若见郡主仙姿,则片刻间头首分离。是以此后金人闻琴声而逃,再难见当初勇壮。有天竺皇子口称郡主“迦梨”,时人则谓之:神仙妃子貌,凶神降世行。
同年,明宗封安乐郡主为梁朝护国公主,民间遂建公主庙。
保业八年,护国公主退金人残部与契丹大军于山峪关外二十里。金人死伤惨重,契丹亦元气大伤。十年之内无再起之能。
同年冬,明宗加封护国公主为护国神女,公主庙遂成神女庙,民间多香火供奉。
保业十二年,明宗欲传位于寿安公主。朝野震动,文人大哗。然,护国神女有言:皇命不可违。其后文人于朝堂之上死谏明宗。
“请陛下、收回成命——”
颤颤巍巍的老臣在明宗的面前将笏板举过头顶,见龙椅之上的明宗不为所动,便爬起身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撞向了殿中朱红的大柱。
骨头碎裂的声音听得人头皮都麻了,在殿中侍奉的宫人无不低着头,心想今日还不知要闹多久。陛下……噢,不,太上皇不纳谏,老大人们不惜命,君臣闹别扭,最后累惨了的还不是他们这些宫人。
朝上的文武百官内心其实也是不想闹的。可这时候死谏是美德,是能名留青史的。他们没全体撞柱子上已经为文人士大夫所看轻了,谁还敢说这些撞一个少一个的老大人们如何?只能嘴上坚定,心中打鼓。
明宗面有菜色。不是他不想纳谏,是他没法纳谏!他自己也不想传位给女儿!但他想不想又能如何?安乐隐于朝堂之后。因她不杀金人妇孺,金人已经信奉她这个神女。契丹人亦服从于她。神女的名号在关外比佛祖还有用。
现在神女表示无条件支持自己传位于寿安,自己自打脸就等于同时与关外诸国诸部翻脸——大皇子与二皇子可是支持斩草除根杀尽金人契丹人的。若让他们承袭皇位,金人与契丹人第一个就能跳出来与梁朝拼命。
偏偏“护国神女”又站在寿安一边,敦亲王一系也以寿安马首是瞻。这些人若是不愿去打战,梁朝当真无人可用!
除非他愿意祖宗基业毁于一旦,否则他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信任且倚重的老臣们一个个在自己面前徒劳撞死。这种感觉,犹如自断臂膀还只能咬牙生受,倒比上刑更令人痛苦几分。
明宗后槽牙都快咬烂了,真恨不得自己干脆也在重臣面前撞死以明志算了,可顾凌霄要他活,他就死不了。起码在寿安顺顺当当地继位之前,他还得好好活着做这个靶子。
已经作为储君开始监国的寿安公主自然也在殿上。她有些同情父皇,也有些同情那些死谏的老大人们,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能接受进步的人迟早都会倒在车轮之下。她对这些人有同情、有怜悯,唯独没有可惜。
保业十三年春,寿安公主继位,改年号为兴和,史称光瑞帝。光瑞帝继位时,朝堂上十分寥落。见死谏无用的官员们心灰意冷,纷纷辞官,于是整个朝廷都出现了大量的人才空缺。
可是令文人士大夫乃至这些辞官的官员们没想到的是,他们这最后的反抗也成了一场笑话。
像是早就预见了这场辞官潮,蛰伏多年的各地高门并着民间人才倾巢而出。光瑞帝开科取士,不过一年半的时间就将朝廷上下的空缺都给堵住,还顺手抹掉了一些方便尸位素餐的“清流”之位。
朝廷气象上下一新,那些个等着看光瑞帝笑话、等着被光瑞帝三抬四请请回去的官员们则是气到上蹿下跳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焕然一新的朝廷丢下他们自己玩得风生水起。
积贫积弱的梁朝砥砺前行,此后光瑞帝在位的五十年内,梁朝虽不是风调雨顺,但有天灾而无人祸。兴和二十年,梁朝已迎来空前盛世,万邦来朝。
六百年后,大学教授戴着麦对梯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