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r />
他也是和将士们一起参加过不少军训的,对军队的那一套十分熟悉:起床,洗漱,出门参加早课,吃早饭……
朱由校都是一丝不苟的完成,和将士们一模一样,并没有搞什么特殊化。
辰时一刻,近卫军团已经来到了大官道上面集合完毕,正准备开拔间,一道彩光就从天际之遥,飞快的掠过!
眨眼间,“嗖!”的一声,一只五彩斑斓的大鸟,就飞到了朱由校的右肩上稳稳地站立。
“F1?”
朱由校心里面猛然一惊,“莫不是卢九德那里出事了?”
他连忙将绑在F1腿上的竹筒解开,抽出密报就打开一看。
片刻之后,他脸色阴沉之极,叫人拿来笔墨,匆匆的写了密旨,将密旨立即给F1绑好,交代了它一声,随即又放飞了它。
“传令,大军加速赶路!”
他言语之中,怒意勃发,“五天之内,大军一定要抵达山海关!”
也怪不得他暴怒。
卢九德的来信之中,说在昨天傍晚,建设兵团就将超级官道,修建到了距离山海关一里之处。
他没有想到的是,那山海关的守将,不但禁闭城门,与勇卫军的三万将士对峙不说,还纷纷的叫嚣着:
辽东官兵作为“宁锦大捷”的功臣,朝廷必须要发放足额的军饷,要不然,休怪他们采用权宜之策!
什么是权宜之策?
言下之意,就休要怪辽东的兵将,投奔皇太极了。
别人不知道,朱由校还不知道吗?
所谓的“宁锦大捷”,皇太极攻破了辽西走廊除了宁远、锦州、大福堡之外所有的堡垒,堡垒里的粮食、武器、物资全部被他缴获。
当然,根据“大功臣”袁崇焕等人的说法,“核心阵地”没被攻破,袁崇焕等将领取得了宁锦“大捷”。
可是,朱由校穿越重生以来,翻看各种情报和文件,得知,要不是皇太极在宁锦大战期间,遇上了大粮荒,加上内部大乱,根本就没有宁锦大捷的发生。
锦衣卫和东厂遗留下的诸多文案,表明了宁锦大战期间的鞑子内情:
时奴酋国中大饥,其一斗粮价,银八两,民中有食人肉者。
彼时奴酋国中银两虽多,然无处贸易,是以银两贱而诸物昂贵。
良马一,值银三百两。壮牛一,值银一百两。蟒缎一,值银一百五十两。毛青布一,值银九两。盗贼蜂起,偷窃牛马,人相残杀,致奴国中大乱。
看清楚了:其一斗粮价,八两银子!
而当时大明朝境内,粮食的最高价格,是一石米一两银子左右。
此刻皇太极那边,却是在天启七年六月期间,达到“一斗粮价,银八两”!
这种水生火热的局势,比历史上陕西李自成他们造反时,粮价最高峰期间的一石米就要六到十二两银子的价格,要恐怖得多。
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至六月是什么时间段?正是宁锦“大捷”爆发前后,皇太极居然断粮了!
宁锦之战的失败,也就无可避免,皇太极随即只好退离锦州,返回老巢,修生养息。
因此,“宁锦大捷”根本就不是什么大捷。
大明朝耗银五百万、费时十八个月苦心修筑的关外二十来座大小堡垒,在短短数天内全被袁崇焕放弃。
连储备的价值数百万两白银的粮食、兵甲等物资,全都拱手送给了皇太极的后金军。
充其量,只是保住了宁远和锦州、大福堡这最后三个据点,没有被鞑子完全攻克而已。
而袁崇焕等人,之所以最后拼死守城,不过是当时没有了退路,只得拼死迎战,侥幸之极的坚守到了鞑子退兵,勉强算是获得了一次战争胜利。
朝廷论功行赏期间,朱由校突然被人推下湖中,昏迷不醒,造成了袁崇焕的被贬,辽东局面也变得十分混乱。
这,才是宁锦大捷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