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我们解决难题……一把简单的木吉他演绎出无限的可能性,音乐的美妙令我极为着迷,那时我就梦想着我们以后要组织一支乐队。
那段时光令我非常怀念,在成立了杭城第一个歌迷会,并对西方、国内的流行音乐有了一定了解之后,这个梦想再次清晰地涌现出来。这也是我今天来找他的主要原因。
榕生跟我说了他毕业后工作的情况。学校把他分配到一个偏僻的工业园区里当园丁,那里以外贸企业居多,效益其实不错。但他觉得朝九晚五不自由,而他喜欢的是音乐。在他身上反叛精神和执行力的作用下,孤身一人来到陌生的余杭镇,靠着他一往无前的闯劲,与一家学校协商妥当,在城乡结合部的这个小镇里办起了“吉他培训班”,第一期学员就有三十几人。正忙得不亦乐乎。
对于我办乐队的想法,榕生很愿意尝试,但认为现在时机并不成熟。
“乐队成员还能找找看,但资金是个硬杠杠。”他盘算了一下:“现在玩乐队总该是电声乐队吧,流行乐队的四大件:架子鼓、电吉他、键盘、贝斯就得近万元,还要音响设备等。钱哪来?去找暴发户?”
归根结底咱老百姓底子实在是太薄了。榕生说他在图书馆查找日语资料时翻到过一本日文版画报,有张照片令他印象深刻,一群穿着漂亮校服的Rb小学生,正在公园里拉着小提琴。照片下标注的时间是1972年。
“你说,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小学生在干吗?天天在背诵语录吧,差距不是一个量化级别的!艺术是要站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高层次精神修养之上的。”我听出了榕生的言外之意:玩乐队就是玩钱,没钱什么都搞不了!我们还在解决温饱的层次,离玩纯消费的艺术还很远。
“我每周两个晚上坐班车去余杭教吉他,每月能拿到近千元。”看到我失望的神情,他又安慰我:“等明年吧!那时候大家凑些钱先买把电吉他和键盘玩玩。鼓手最好自带设备,这样差不多就有点雏形了。”
我听了又心潮澎湃,仿佛这个世界到处都是等着我们年轻人去发挥的大舞台。
临近深夜,我却不愿离去。就像学生时代与他一起编曲排练时的每个夜晚。为了怀念,榕生特地打开他的吉他箱,关上房门,为我弹奏了一曲林赛的《雨滴》(G.c.Lindsey《Rain drops》)。
这是古典吉他十级的考级曲目,他信手拈来,十根手指如同吉他上的部件,分毫不差,浑然一体。
我没想到这个春天的晚上,能在学生时代挚友的房间,聆听他弹奏着优美的吉他曲……
人生的美好和感动,有时候就这么简单。
俗世,好像专门是拿来恶心人们冰雪晶莹内心的。
榕生的“吉他培训班”办到第三期的时候,因“手续不全”而遭到停班。后来得知,其实是学校看到火爆的场面准备自己搞,只愿给榕生每月两百的聘用工资:老板转瞬成了打工仔。其实两百一月不算小数,但碰上榕生的硬脾气就闹掰了。榕生转战其他地方欲东山再起也没合适的机会,家里又催他找工作,无奈之下,他只好找了个临时工将就,开始过每日为生活奔波的日子。
人一旦泄了劲儿,想要再鼓起来就非常困难了。多年来榕生换了无数个工作,不但我们的乐队之梦随之飘零飞散,学生时代我所坚信的榕生的光明前途也变得黯淡起来。
这才明白学校与社会是截然不同的世界。